您知道占、卜是兩種不同的卜卦方式嗎?古人原始的占卜方式是什麼?後來又發展成什麼樣的占卜方式?本單元將予以詳細解答。
古代占卜另一個常用的推算工具便是蓍(又可寫為「筮」)草。龜殼或獸骨是以火灼而觀殼甲爆裂的形狀以定吉凶,用蓍草占卜則是用蓍草莖來做數學運算,以演算最後的餘數推斷吉凶。 遠古先民愛用蓍草而不用其他演算工具,這與先民對蓍草的崇拜有關。按照《易緯》的說法,蓍草必須歷經100歲方能長出49根莖,長到500歲時才能形漸干實,再至700歲枝葉都掉光了,900歲的蓍草顏色會轉為深紫,就像鐵色一般,待至1000歲的蓍草,上面會有紫氣盤據,地下則有靈龍神龜潛伏,十分神奇的植物!用這種神奇的植物來占卜,效果應當很好,所以蓍草就成為算卦必用的工具。 蓍草取得如此不易,人們逐漸採用竹簡(也就是策)來代替蓍草,演變至今也有人取古銅幣占卜,稱金錢卦。
《易經》占卜的方式是運算蓍策之數斷吉凶,進行的步驟記錄在《易繫辭上傳》第九章: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根據以上說明,一爻的形成須歷經「分二、掛一、揲四、歸奇」四步驟之三次運算,欲成就一卦即須歷經十八次的演算。每三次演算就會得出一個數字,或六、或七、或八、或九,本網站即以六、七、八、九之參數為亂數取得之基準,透過程式結構之迴圈結構及合併可設計參數來產生資料取得機率之邏輯,以此取代傳統經由人工所產生之爻卦原理。
一般《易經》占卜的軟體或網站僅能卜得一個卦,而本網站除了可以占得一卦之餘,尚能具體得出哪些爻有變化。一卦之中有多少種變爻的可能?從一爻變至六爻變,每一卦可能衍生出64種占卜變化,六十四卦則會演化出4096種占卜結果。所據以占斷吉凶的原則主要根據朱熹《易學啟蒙通釋》之〈考變占第四〉內容為準:
六爻不變,以本卦彖辭占斷結果。
一爻變,以本卦變爻辭占斷結果。
二爻變,以本卦變爻辭占斷,以上爻辭為主,下爻辭為參考。
三爻變,以本卦、變卦之彖辭占斷結果,本卦是已成事實,變卦則為未來趨勢。
四爻變,以變卦之變爻辭占斷結果,以下爻辭為主,上爻辭為參考。
五爻變,以變卦變爻辭占斷結果。
六爻全變,以變卦彖辭占斷結果。若是乾、坤二卦,則以乾用九、坤用六之爻辭占斷結果。
依據占卦的結果,無論是幾爻的爻變,皆一一附上對應的占辭說明與卦爻義的解析。